江苏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工作报告


强基固本 善作善成
协会建设实现全方位历史性跨越
——在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江苏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 陈芬
(2025年4月23日)
各位会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代表江苏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作2024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报告分为两部分:
一、关于2024年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关键之年,更是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在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新一届理事会组织带领各专业委员会及广大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推动文化文物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立足协会职能定位,锚定协会发展目标,强基固本、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全方位实现协会建设历史性跨越,协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得到空前提升。
(一)注重规模发展,分支机构建设和会员发展工作取得突破
在分支机构建设方面。除原有的 4 个专业委员会即文物保护技术专委会、图书馆技术专委会、艺术教育专委会、乐器技术专委会外,对舞台技术专委会进行改组并更名为舞台演艺技术专委会。目前,文物保护技术专委会、舞台演艺技术专委会、图书馆技术专委会和乐器技术专委会分别召开会员大会,成功完成换届。新设立传播技术专委会、数智技术专委会、社会艺术教育专委会,均由专委会所在领域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单位牵头组建,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大会,协会“大家庭”数量实现历史性倍增。各专委会注重加强组织架构建设,确立“主任牵头、秘书长协调、秘书落实、会员参与”工作机制,确保专委会有力、有序运行运作。
在会员发展方面。11月11日,协会召开七届三次理事会,通报两位副理事长兼专委会主任辞职,宣读省委组织部批复,选举新一届副理事长2名,研究决定副秘书长2名。经过一年来的发展,协会会员数量从原来的 192 个扩充至 620 个,翻了三倍多。传播技术专委会一成立就拥有会员单位120多家,图书馆技术专委会从过去仅有的10家发展到32家。
(二)注重规范化建设,协会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
内设机构进一步优化。协会新设立秘书处、会员处、活动处。秘书处负责协会日常运转,由秘书长、副秘书长及秘书构成,各专委会指定一名秘书与协会秘书处对接,作为兼职秘书协同推进秘书处工作,确保协会工作的协同性与高效率。会员处负责会员日常联络、管理服务以及会员发展工作。活动处负责组织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为会员单位搭建更多更好展示交流的平台。
规章制度进一步夯实。协会始终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召开理事会等规定程序,对协会章程进行了认真修订。根据相关规定,各专委会不再单独制订章程。在《章程》总体框架下,对会员及会费管理办法、会员代表产生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反复研究讨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会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印章管理办法》《专职人员聘用办法》《专职人员考勤办法》等8 项规章制度,为协会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因协会原办公场所建筑被鉴定为危房,无法正常使用,经多方协调努力,最终选择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高新园的“联创大厦”作为新的办公地址,于5月底完成搬迁并履行了变更程序。协会本部的软硬件设施基本满足了日常办公及业务开展需求。
(三)注重突出功能定位,在服务大局服务会员中彰显协会价值
一是服务中心工作,精心打造活动品牌。为体现“科技赋能文旅,数智点亮未来”的协会宗旨,助力我省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26日,以“新技术、新场景、新体验”为主题的 2024 江苏文旅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省广电总台举办,省广电总台、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投资集团、省数据化协会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出席大会。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协会下属8个专委会负责人及会员代表,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师生代表,共计600多人参加大会。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信宏业等传媒界、文旅行业、科研机构、互联网技术与服务等领域的6位知名专家,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文旅发展等主题作主旨演讲,多家主流媒体作详细宣传报道,成为协会成功推出的一个活动品牌。
二是服务广大会员,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传播技术专委会成立伊始,就组织了首次技术研讨会,邀请龙头会员单位就人工智能、XR技术等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进行交流研讨。策划推出“2025新质生产力看江苏文旅”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数智技术专委会借成立大会之机,举办首届“文旅创新 ∙ 数智领航”主题沙龙,邀请业界大咖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图书馆技术专委会举办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单位的会员单位代表济济一堂,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图书馆行业的创新应用、智慧图书馆发展趋势等进行研讨交流,分享业界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文物保护专委会组织会员积极参与《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修订问卷调查。针对文物保护工程领域长期存在的考试难、注册难等问题,12月下旬在扬州召开专题座谈会,充分听取管理部门、资质单位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优化相关管理制度、促进文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国内相关领域的主题活动,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借鉴学习同行经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三是服务社会公众,履行协会公益责任。协会与省演艺集团舞美中心联合举办以“打造稳固无线系统,让演出在新频谱时代脱颖而出”为主题的公益培训活动,邀请行业资深专家详细阐述无线系统在不同类型演出中的应用策略与技巧,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为参加培训人员奉上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
四是服务基层一线,常态化接待走访会员。为进一步加强协会与会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会员单位状况与发展需求,更好凝聚协会力量。一年来,协会常态化、高频度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接待走访调研活动,协会负责同志累计接待洽谈相关方面30多批次,先后走访调研省广电总台、扬州琴筝协会、海康威视江苏业务中心、华为江苏区域总部、浙江大华股份江苏中心、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靖江泰兴乐器生产企业、南京市江宁区等近20家文化文物和旅游科技领域知名企业单位,了解会员需求,掌握科技应用情况,共议协会与企业发展之道。
(四)注重对外宣传,协会辨识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为拓展协会宣传渠道,增强对外影响力,2024年,协会成功开通了门户网站与微信公众服务号,开发了会员管理小程序。网站设置了会员天地、新闻动态等5个栏目,公众号设置了政策咨询、入会申请等功能。“一网一号”及时发布协会资讯、宣传协会活动、展示会员风采,平均每周发布新闻资讯2条。同时设置会员入会申请页面,方便履行参会程序。借创新发展大会召开之机,正式发布了协会标识(LOGO)、主旨口号(“科技赋能文旅,数智点亮未来”)和门户网址,协会的辨识度和知晓度得到空前提升。
(五)注重党建引领,协会建设政治方向更加明确
经报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意和省民政厅备案,江苏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了功能性党支部。一年来,支部常态化开展党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及时传达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指导协会工作,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保障了协会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支部全年组织开展政治学习、集体观影、走访共建等党建活动近20次。开展以“解锁红色密码,共筑信仰基石”为主题的党建观影活动,集体观看电影《解密》。协会理事单位江苏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邀请协会各专委会50余人,集体观看越剧电影《新龙门客栈》,使会员们接受了一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众人拾柴火焰高”,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主管部门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在座所有会员单位和会员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协会理事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协会建设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近几年来因主客观因素影响,协会的基础工作还有不少“欠账”;协会及各专委会开展活动的数量质量还需要提升;协会决策的执行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费收缴上还要加大力度。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关于今后工作的设想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今后几年的协会工作,我们认为应该确立以下几个指导思想:
一是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强则发展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业务建设缺一不可,必须“双轮驱动”、齐头并进,要始终把协会建设成为方向正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成效显著的社会组织。
二是必须突出服务效能。将服务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坚持服务文旅强省、科技强省建设大局,发挥行业协会的独特作用。坚持以会员为中心,通过走访调研精准对接需求、举办各类活动服务会员事业发展、搭建专业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让协会真正成为“会员之家”、会员单位的“成长伙伴”。
三是必须瞄准创新突破。创新思维、科技加持是保持协会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紧扣“科学技术协会”这一功能定位,紧跟时代脉搏,立足科技前沿,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以创新思维应对行业变革,使传统行业组织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必须推动数字转型。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传统组织必须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服务模式迭代升级。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要依托“线上+线下”“人工+智能”相融合的服务体系来重塑组织生态,体现“科技协会”的特质。
具体到2025年的工作,协会将紧紧围绕“科技赋能文旅”这个重中之重,加强规范建设、强化横向交流、拓展业务范围、丰富活动和服务,在增强协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上做文章、下功夫,把协会办成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专家与会员联络的纽带、技术为产业服务的平台。在开展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规范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协会建设发展水平。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加强专委会规范建设与运作,加强理事会建设,加强会员和会费管理,加强协会宣传和服务平台建设,圆满完成评估定级工作。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应用水平。重点是加强专项调研,把握行业技术需求和趋势,研究制订行业标准,发布江苏文旅技术创新蓝皮书,助力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组建专家委员会。
三是以活动为导向,进一步提升服务聚力助力水平。重点是通过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开展活动吸引和凝聚行业内外的力量。继续举办第二届创新发展大会等重点活动。
四是以党建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协会政治正确水平。重点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社会工作、“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坚持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持之以恒做好协会党建工作,把支部打造成引领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的战斗堡垒。
各位会员,2025年的工作需要我们坚定信心,锚定目标,克服困难,积极作为。相信有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政厅的正确领导,有八个专业委员会和全体会员的鼎力支持,协会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 关于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江苏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04月17日 18:10